物流走进国际航运业
一、物流服务的发展
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把物流定义为以满足客户需求,对原 材料、流程清单、成品及有关信息从起点到消费者的高效低价流通和仓储进行策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物流已经成为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的货物全球化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增值服务。它不仅改变了生产贸易和运输方式,而且对发货人和运输服务提供者都产生了影响。在评 价物流服务对发展的影响前,我们有必要考察一下其中的基本的经济考虑。对于发货人或者任何贸易企业来说,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在恰当的时间 、地点,提供恰当的货物是至关重要的。这意味着其中四项基本功能需要以最佳方式来完成:供货(通过生产或贸易)、仓储、运货到最后的销售。 生产与贸易程序创造和配置这些为客户所需要的商品(即:正确的产品),仓储程度将保存这些货物直到它们为客户所需(即:恰当的时间),运输过程把这些产品运送到需求他们的地方(即:合适的地方),销售过程则保证它们对用户有吸引力(有竞争力的价格)。为协调这些功能,企业则需要建立起一种多少有些精密度的信息管理系统,对订单、发票及其它有关货物流通的商业法律文书及货物流通本身及相关交易保证控制。
这些有关运输 、仓储和配送的安排与相关信息管理一起构成企业的整个物流战略,来决定企业对运输和物流服务的需求。对于企业来说,牢记这一整体策略非常 重要。因为它把三个相关的技术程序和三种开支即运输、加工/仓储、管理开支都归纳在物流下面。而这一物流策略的实施将带来三个成本因素之 间的协调,使整个系统得到优化,因此,其重要性显然超过单个子系统的优化,比如运输。实际上,这表示发货人针对物流系统有了选择的余地。 有时,如果处理/仓储、管理过程中的低价位能弥补运输过程中的高价,发货人甚至会选择高价位的运输。因此,如果整个系统效率得到提高,那 么某一特列模式或环节中的低效率也可能会被人们接受。
二、班轮运输和物流服务
运货方要求发展以上销售物流概念。相反,物流企业却倾向于相对保守,把其所提供服务限制到单一方式的服务,而大规模提供多式联运物流服务都是最近的发展,随着这一发展的进行,不仅以前单一运输商而且那些涉及货物处理、仓储等的运输公司包括 运商也都开始经营配送服务。这种多样化不仅是对变化的市场需求的一种要求,而且反映了船公司优化利用那些新的资金密集型的运输设备的需求。
但是,运输公司所采取的战略又不可能是单一的。而主要分歧点在于人们已意识到港到港的集装箱运输已成为商品成本中的一部分,这迫使那些班轮运输公司把运输费用降到绝对最低点。面对这一挑战物流界有着不同的反应,有的采取坚持到港的运输,但在低价位的基础上,增大运输规模;有的则直接卷入陆路运输,靠质量运输取胜。因此,班轮运输面临两种选择,一是集中发展港到港运输,以价格取胜,另一种采取差异性战略,转向发展多式联运和物流服务。
集装箱运输的进步又决定性地得益于大规模的经济开发、运输组织的 完善以及通讯技术的系统运用。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又带来了新的组织结构、高度的集中程序、新的运作实践和新的与发货人之间的关系,并宣告了 旧的价格机制告终。这一进程对于那些增大了的船型则更为明显。目前有8,000TEUs的船在服务期内而船厂已做出更大的船只建造计划,但面临的 需要克服的困难来自于商业或机构方面而不是技术上的因素,这一进程是以更加统一的产品生产的成本降低为基础的,因此,港口之间的服务比以 前更低了。然而,与此同时,运输费用却是在不断降低,物流行业受到了财务上的困扰。
总之,只有内陆交通和集装箱管理才是物流过程中合理化 提高经济效益的真正潜力所在。据有关材料表明,1993年海上运行的1千6百万个集装箱中有20%的空箱,而空箱运行的成本据估计大约在20-30亿美 元。空箱是集装箱运输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一问题严重性在世界各大港口的统计中也可以反映出来。以1995年为例,30%的进入西雅图的进口集 装箱是空箱。这一情况显然不仅是由贸易不平衡造成的,同样重要的原因是运输商之间缺乏协调一致性。所谓“亚洲危机”带来的贸易不平衡只是 进一步导致了这些问题的恶化。在一些亚洲国家,贸易出口与进口的比例据说已恶化比为3:1。这不仅导致仓储和集装箱物流中的巨大成本投入, 而且对恢复以前运输费用的努力也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尽管不同的货物要求在即使平衡的贸易中也会有空箱的情况不可避免,但通过设备转换的 改进来降低成本还是大有余地。
近年来,贸易增长的大部分都来自于那些跨国公司的行业内贸易。而这些公司都已具备了全球化的运输和物流需求。这一切又从其与全球远洋运输 商和其它特殊货物物流商的联系中和运货商的全球网络数据上反映出来。这些新发展同时对传统的发货人和运货商之间关系有着相当。物流服务提供者成了发货人生产销售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这对于发货人和运货商来说都是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全球客户越来越要求全球的解决方式及一步到位的物流服务。全球合同下的价格条件谈判与传统的远洋运输收费大相径庭,进一步说,传统的远洋运输费用针对一切商品和路线采取单一收费方式。只有有限数量的全球运货商有能力竞争此类合同。
随着其转入物流服务,班轮运输商正在与那些提供类似服务的货到付款的运输公司展开一切竞争。实际上,相对于班轮运输或者多式联运来说,这种货到付款的运输公司应被看作物流服务的一个先驱。这种货到付款的运输行业也正经历着 一场象班轮运输业那样的巩固过程。此外,越来越多的货到付款运输公司正在通过一种或其它方式与其它运输公司达成同盟关系。
将来的发展趋势 则会以海上运输进一步加强为特点,在以海洋运输为核心的情况下,积极发展各项物流服务。这一加强将进一步改变海洋运输的竞争环境。使现存的企业进行必要的硬件投资,并运用到明显的商业效益中去。而那些尚未跻身全球大运输商之列的公司则需要进一步发展其相应的业务,或者入股全球大型运输公司,或者在不具备甚至不涉及海洋运输的情况下,继续参与全球范围的运输和物流服务。
三、港口在物流中的作用
为了在国民经济中 提供必要的服务并保持其竞争力,港口越来越需要以多种方式参与到物流服务中去。港口的新的典型物流服务是其货物配送功能。这一点从两方面 区别于以往传统的仓储功能。首先,货物配送不是一项纯粹的物资流通活动,而且与信息流通紧密联系在一起,货物和信息是两个相互分开的因素 ,因而都需要配送。其次,当生产、运输和消费不协调时,仓储便成为必要。由于通常情况下,仓储不是一个附加值过程,需要降低到最低限,因此,发货人会要求及时送货。另一方面,货物配送(如果必须,包括仓储)成为一个附加值过程,由于没有货物配送,运输链条就不完整,货物则不 可能达到顾客手上。这些港口的配送中心已越来越多开始提供诸如包装、再包装、定价、贴标签、产品组装、修理、退货处理等典型服务。
港口不仅是货物流通的中间环节,而且是信息流通的中间环节,以港口为基地的电子信息交流已从以前分散的、局限的流通发展成为高精密的信息流通方式,与其相关的是运输链条上各程序的流水线处理。运输商、顾客和关税管理及其它有关方面正通过电子数据转换或者以互联网络为基础的结构系统,封闭的或者社区的,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系统则提供有关货物运输、状况、管理要求,收费等必要的信息。UNCTAD正在通过它在ASYCUDA(关税改革、现代化和自动化程序)和ACIS(运货信息系统)上的程序对此类系统的开发、应用、推广起着重要作用。
在贸易全球化的时代,现代化的高 效港口已成为促进贸易发展的必要和有力工具。目前,港口必须为船只和货物提供有效可靠的服务,以保证货物在运输链条中的及时流通。为协助这一流通,一些国家已在港中地区开发了货物配送和物流中心,以处理货物的仓储、待运和转运。港口可以成为发挥一国优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政府和港务局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世界贸易、国际运输竞争激烈,而港口之间也同样存在竞争。在这种环境下 ,求生存、求发展,港口的政策需要灵活、积极、自主并与自身的经营和金融状况相适应。港口常常是国际市场力量与国内经济相作用的地方,在这里,政府协调与国际市场关系的能力将得到检验。政府必须采取谨慎措施面对这些挑战,一方面利用国际贸易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机遇,另一方面,要考虑本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为了高效起见,政府有必要检查港口的目前设置,看其是否适应新环境的需求。发展出口经济时,这一点重要性则显得更加突出。如果需要采取改革措施,使港口更加适应市场需求,政府则需建立或重新修订一套综合的法律体系,使港口能根据市场需求,取 得更有效的经营与发展。港务局则需更加积极,也就意味着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以便在促进贸易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使得现代化的管理技术 和商业纪律得以实施。
这种自由化的影响更加明显体现在其他方面。正象海运服务一样,那些至今仍享有垄断位置的港口和辅助服务提供者将发现 这一形势在不断转变,而他们将不仅面对来自国内私人资本的竞争,而且还要应付强大的跨国公司的挑战。
在那些包括装卸人活动的特殊货物处理 服务领域内,这一自由化过程已正在许多国家发生着。在90年代,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卷入国际集装箱处理设施的管理。私有化已成为集装箱行业 的通则,这一发展使得集装箱市场变得更加激烈。Drewry船业咨询的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全球1997年的TEU数超过1亿7千万TEU,预计到2005年将以 每年6%的速度增长。
主要的船公司包括Sea-land, Maersk Line, Evergreen, Cosco, OOCL和NOL/APL。船公司卷入主要是对作业和码头费用,尤其是中转港,实行最大限度的控制。随着船公司中兼并和收购形势的发展,全球港口必然也会出现联盟和兼并的趋势。未来的几年内,港到港竞争将会日趋激烈,同时越来越多的港务局开始欢迎私人投资。
港口服务的私有化和市场自由化在今天所见到的运输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这 一发展更加突出了运输和港口服务自由化的重要性。这一发展正是那些船公司为了实现运输全过程包括港口装卸操作的统一及控制和提高工作效率 ,引进革新技术和决策的结果。
五、国际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的市场自由化是一个尤其自觉的过程,这一点在建立政策框架、鼓励物流服务发展的过程 中可以反映出来。由于班轮运输正在发展为一种门到门物流服务,运输商必然会期待着减少或消除市场障碍,同时盼望着采取多式联运方式。但是,在GATS的谈判过程中所遇的问题却开始使人们怀疑在不远的将来多式联运服务提供商是否会得益于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由于人们普遍顾虑多式 联运市场开放可能会使GATS包括内陆运输,因此这一市场开放可难会遇到普遍的反对。从而,那些在草稿中针对多式联运做出有条件承诺的国家选 择把这一承诺作为附加承诺。就那些大的班轮运输公司而言,尤其是那些选择投资于内陆集装箱运输而不再转雇内地运输商的公司,这一条款十分令人失望,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在竞争激烈的运输物流服务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市场的归属和国籍已不再重要,关键是要能够在日益国际化的市场上提供有竞争力的和可以出口的服务。为达到以上目的,制订实行以增强国内运作商竞争力,扫除市场障碍 为目的的政策变得至关重要。这些增强竞争力和提高效率的政策则与市场的自由化有着内在的联系。无论是在资本投入、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 )还是低收益高风险方面,当今运输业中的赌注都在变得越来越大,人们需要不断发现新方式筹集资本、增强国内服务商的竞争能力,其中一种方 式是改变所有方式。许多发展中国家过去常常认为运输部门是一个战略部门,因此需要国有制以便与整体批济政策保持一致。当公有制已不在是问 题的时候,一些国家的经验使人们意识到了在管理水平上和股东对海洋运输企业的财务状况的态度上存在诸多缺陷。为克服这些困难,增强部门整 体效率,商品化和自由化的措施才开始实施。这些措施又是整个改革措施的一部分,而整体改革措施则涉及政策转变,从市场限制政策到增强国内 服务商商业能力和加强海洋运输部门竞争能力的政策的转变。 发展中的上海中远空运 牟志奋 1998年,由于受东南亚金融风波的影响,使本来有限的空运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不少航空货代公司从此消失,即使名声振鼎的大公司也受到了重 创。然而,上海中远空运这家成立不过一年多时间的小公司在这风云变换的1998年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揽货网点涉及整个华 东地区,进出口货运量一跃跨入上海空港的前五名行列,全面完成了总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指标,为实现集团“下海、登陆、上天”的战略目标, 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开拓市场,求发展 上海是我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航空港之一,历来是世界各大航空公司看好和角逐的场所。各家代理公司为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各自都拿出了 看家本领,抢占市场,争夺货源。为了迅速打开局面,上海中远空运及时调整内部机构,加大管理力度,并向社会公开招聘业务人员,充实市场销 售队伍,同时,还积极协助中远空运公司召开揽货网点工作会议,加大了市场开拓力度,使市场销售和网点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进一步拓展 市场,公司领导亲自带队外出揽货。去年9、10月间,总经理先后两次带领业务人员,南下温州、福州,北上合肥、武汉,他们通宵达旦,日夜兼 程,一路实地考察,调查研究,一路拜访客户,洽谈业务,累了,停车打个盹,饿了,啃几口干粮,经常是半夜住进旅馆,有时甚至睡钟点铺,有 些同志因此累出病来,有的口腔严重溃疡,连话都讲不出,有的尿道出血,回上海后就住进了医院。正是凭着这种义无返顾的拼搏精神,上海中空 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出口量一跃跨入上海空港的前五名的行列,其中鲜货出口稳定保持在上海空港的首位。 调整思路,创效益 1998年,中远空运公司把近三分之一的生产任务压给了上海,上海中空的干部职工意识到,这既是对他们的信任,但更是压力,如果不迅速调整经 营思路,很难完成任务。因此,他们把集团领导关于“开头紧,紧一年,紧到底”的指标精神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制定了“稳定出口,拓展进口, 推动国内销售,开发快速业务”的经营思路,层层分解任务指标。为了稳定出口业务,他们根据集团“1、23”网络合作会议精神,主动加强与航 空公司的联系,逐步建立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并适时调整经营手段,采用包板包舱,争取货源,提高效益。如他们与东航就美国、日 本等航线实施包板作业签订了业务合作协议,虽然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但由于操作谨慎,服务到位,以稳定的舱位和优惠的价格吸引了客户,获得 了稳定的货源。去年,该公司推出的包板包舱业务,已经成为公司出口操作的精品。 针对进出口货源不稳定的状况,他们主动出击,公司先后与美国飞驰,日本天宇、南海等公司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使进出口货量迅速增长 。同时,也带动了国内销售业务的发展,使国内货运量有了新的突破,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此外,他们敢于竞争,大胆经营,积极拓展鲜货 操作业务,从开始的零星操作发展到目前的包舱包板,货量逐月上升,从而打破了鲜货操作长期被少数几家代理公司所垄断的局面。目前,该公司 每月鲜货运量已名列上海空港的榜首。作为上海中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国际快递业务,在经过数月筹划的基础上,也于去年9月正式挂牌营业,这 是中远集团目前唯一注册登记专门从事国际快递业务的公司,它必将为上海中空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强化管理,练内功 市场如战场,要想在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空运市场占据优势地位,素质培养是基础,优质服务是关键。为此,上海中远空运公司坚持强化管理, 苦练内功,从抓服务质量和队伍的素质入手,努力提高对外竞争能力。 去年,他们在组织推进和实施ISO9002工作的同时,结合开展争创文明部室、建文明窗口和做文明职工活动,在全公司范围内,先后组织两次“服 务质量月”活动。活动中,以“方便、快捷、安全、准确”的质量方针为宗旨,提出了“三无”的目标(既无单证差错、无货损货差、无客户投诉 ),并把“客户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服务承诺”的口号制成台卡,放在每个人的桌案上,作为服务要求,时刻提醒,经常对照。还通过“走出去, 请进来”,向客户发《征求意见书》等形式,主动征询客户的意见和建议。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下半年进入生产旺季后,他们克服了任务重,人手 紧的困难,推出了24小时“全天候”服务的承诺,公司领导和职工一起轮流值班,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因此,在国内外客户中赢得了良好的 信誉。 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他们把加强对职工培训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通过采用脱产培训和业余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对职工进行强化教 育。近年来,有不少职工顺利通过了IATA培训,销售代理业务人员上岗培训。去年7月,还邀请国际上著名的大公司专家进行业务知识讲座,提高 了业务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目前,出口操作已从过去的每天几票十几票,发展到现在的几十票,有时多达近百票,单证差错率却得到了严格的控 制。这种经营手段的改变和操作能力的提高,反映出公司业务经营中的技术含量在增加,同时也证明公司的业务操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9月, 该公司一次性通过了ISO9002质量认证体系的认证,为企业走向市场,参与竞争打下了基础。上海中远空运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主动,得到了发展。今天,上海中远空运正在筹划着新的目标,面对1999年的货量指标,他们将再接 再厉,以新的姿态谱写新的壮丽篇章,把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上海中空带入二十一世纪。
原载《中国远洋航运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