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物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涉及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动的诸方面。
从现代物流的特点分析,物流需求具有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和无法进行单一计量的特点,因此,许多物流企业(包括希望介入物流服务领域的企业)较难把握市场需求和进行市场定位。从当前全国“物流热”已然形成的大环境下,如缺乏正确的物流需求分析,对物流企业的发展无疑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从物流的发展规律来看,现代物流服务的需求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即从物流规模和物流服务质量中综合反映出物流的总体需求。物流规模是物流活动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等物流作业量的总和。当前在没有系统的社会物流量统计的情况下,由于货物运输是物流过程中实现位移的中心环节,用货物运输量的变化趋势来衡量社会物流规模的变化趋势是最接近实际的。物流服务质量是物流服务效果的集中反映,可以用物流时间、物流费用、物流效率来衡量,其变化突出表现在减少物流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等方面。为了清晰地反映社会经济活动对物流活动的需求,在物流需求分析中还应考虑物流需求的地域范围、渠道特性、时间的准确性、物流供应链的稳定性以及顾客服务的可得性、作业绩效和可靠性等方面。
物流需求分析的目的在于为社会物流活动提供物流能力供给不断满足物流需求的依据,以保证物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对平衡,使社会物流活动保持较高的效率与效益。在一定时期内,当物流能力供给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时,将对需求产生抑制作用;当物流能力供给超过这种需求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供给的浪费。因此,物流需求是物流能力供给的基础,物流需求分析的社会经济意义亦在于此。借助于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手段,了解社会经济活动对于物流能力供给的需求强度,进行有效的需求管理,引导社会投资有目的地进入物流服务领域,将有利于合理规划、建设物流基础设施,改进物流供给系统。
物流需求分析是将物流需求与产生需求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相关分析的过程。由于物流活动日益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之中,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物流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物流需求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本身直接产生物流需求;
2.宏观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变化对物流需求将产生刺激或抑制作用;
3.市场环境变化将影响物流需求,包括国际、国内贸易方式的改变和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的经营理念的变化及经营方式的改变等;
4.消费水平和消费理念的变化也将影响物流需求;
5.技术进步诸如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对物流需求的量、质和服务范围均将产生重大影响;
6.物流服务水平对物流需求也存在刺激或抑制作用。
从物流需求分析的社会经济意义出发,要求我们应重视物流需求分析。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落后的情况下,在物流规模继续增长、物流服务质量需要提高、物流需求结构不断发展的条件下,要使物流需求与供给相适应,除设法提高物流服务的供给总量及质量外,还应引入物流合理化的理念,加强物流需求管理,即最大限度地控制物的不合理流动,如通过发展区域经济,使区域内及区域间的物流趋向合理,适应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减少原材料、制成品在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双向流动量。要加快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变目前东西部地区之间物流的不平衡和不合理现象,加快建设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使物流的合理化组织具有功能强大的物流中心等设施为依托。重视物流需求分析、加强物流需求管理,能有效引导投资,避免物流设施建设及服务行为的一哄而上,对减少浪费现象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在当前的物流业发展条件下,重视物流需求分析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物流企业应自觉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工作,重视市场需求预测;
2.重视发挥物流咨询研究机构的作用,注重科学预测技术并结合专家分析;
3.提高信息管理和利用能力,加强物流信息管理,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重视物流需求信息的综合分析、评估;
4.重视对国内外成功物流企业的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减少物流需求分析中的盲目和武断行为;
5.加强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分析,掌握和了解全社会物流需求特点,明确物流企业服务对象的需求在质和量方面的特点,提高物流需求分析的准确度,找准物流企业的市场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