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共交通为主导
推进上海城市交通建设

(上海副市长   韩正)

返回

    上海是一个拥有14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城市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解决上海城市的交通问题,一直是历届上海市委和市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借鉴国外大都市城市交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面向21世纪,上海将实行“公交优先”的政策,大力发展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以促进城市交通与经济、社会及环境协调发展。

    一、9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交通建设成绩斐然

    90年代以来,为了缓解城市交通矛盾,上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交通建设的投资力度,明显改变了上海城市交通落后局面,城市交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交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9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交通投资大幅度增加,从1991年的8.78亿元,提高到1998年的96亿多元,年均增长40.7%。中心城建成了“三横三纵”道路骨架和“申”字形高架网络,郊区建成了一批快速道路和连接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沪宁、沪杭高速公速,各项道路指标有了显著提高。全市道路长度从1991年的4818公里,增长到1998年6678公里,增幅达40%;道路面积年均增70%,到90年代取得了突破。目前,已建和在建的轨道交通总长约78.4公里,其中21公里的轨道交通一号线已经建成,19.2公里的地建二号线一线一期工程将于2000年7月建成,全长25公里的轨道交通明珠线一期工程预计2000年10月竣工。这些交通设施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上海城市交通严重拥挤的状况,使城市交通的现代化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2.交通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近几年来,上海在道路交通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开辟了一批机动车专用道,把一些支路改为非机动车通道,在市区一些道路上实行了单向交通,并对主要交叉路口进行了多相位的渠化管理。此外,还对燃油助动车进行限制,对无牌无证车辆、机动货运三轮车和残疾人专用进行整治。这些措施的实行,提高了道路的实际容量,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另外,在全体市民中开展交通法规的宣传,并将遵守交通法规意识的培养纳入到市民文明行为规范之中,通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市民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有了较大程度增强。
    3.公共交通设施快速增长,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地铁一号线的通车,标志着上海的公共交通向快速、立体化的多元交通体系发展。地铁一号线的线路长度不到公交通车里程0.5%,客运量却占公交总运量的5%左右,日均客运量达35万人次,显示了轨道交通的优势。地面公交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1991年地面公交车辆仅7000多辆,而到1998年常规公交与专线公交车辆总数已达到15000多辆,线路条数也由1991年的400多条,发展到现在的近1000条。线路和车辆的增加,使公交拥挤程度明显降低。除了在线路上行驶的公交车辆外,为市民提供到点服务的出租汽车也有了较大发展,出租车总量从1991年的1.2万辆增加到了1998年的4.1万辆。各种公交设施的快速发展,方便了居民的日常出行。
    4.公交改革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长期以来,上海公交企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垄断经营,外无竞争压力,内无经营动力,企业亏损连年递增,企业缺乏活力,服务质量低下。为改变这种状况,自1996年1月上海公交行业全面实施“票制、机制、体制”改革。改革了票制 ,取消月票,实行普票;改革了机制,优化财政补贴,实现良性循环;改革了体制,实现多家经营,形成竞争格局。三年多的改革实践,使上海公交行业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公交各运营公司全部扭亏,实现了收支平衡并略有盈余,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公交企业面向市场,拓宽了经营领域,提高了管理水平,增强了竞争能力;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条件。公交改革使公交经营与服务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面向21世纪上海城市交通发展基本构想

    目前,上海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立体化的城市交通网络。但是从整体上看,上海城市交通还存在着交通压力大、公交吸引力不强等突出问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收入水平提高后对城市交通的需求。
    21世纪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的基本战略是:实行“公交优先”政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并通过积极的政策导向,引导控制个体交通,实现对交通设施的最有效利用,提高交通效率。
    1.建设比较完善的城市交通网络
    市区“三横三纵”和“申”字形高架道路的形成,标志着上海中心城道路的大规模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下一阶段的建设重点将转向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和高速公路网络。
    面向21世纪,上海将加快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形成地铁、城市轻轨、新型有轨电车等多种方式组成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使轨道交通成为上海城市公共交通核心力量。到2005年,轨道交通长度要达到140公里左右,初步形成“申”字形的轨道交通网络;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客流规模从1998年的35万人次提高到250万人次,占机动方式总量的比重从1998的2.6%提高到13.4%。
    上海还将建设约65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实现15分钟上网、30分钟互通、60分钟抵达的“15,30,60”目标,即重要工业区和集镇、交通枢纽、旅客(货物)主要集散地可在15分钟内上高速公路网;中心城与任一新城(县城)在30分钟可以互通;市域高速公路网上任一点都可在60分钟抵达。最终形成覆盖全市6340平方公里市域范围,并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相连接的高速公路网络。同时,上海还将建设一批多功能、现代化的交通换乘枢纽,加强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市区交通与市外交通等的衔接,方便市民换乘。
    2.坚定不移地贯彻“公交优先”政策
    面向21世纪,上海将全方位贯彻实施“公交优先”政策。通过实行“公交优先”政策,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这是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取向,也是国外大城市交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了保证公交优先政策的实施,上海除了制定各种交通工具的导向政策之外,还将在规划、投资、财税和管理上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全面体现“公交优先”的战略思想。
    在交通工具的政策导向方面,将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优化调整地面交通,适度发展小汽车,限制摩托车,逐步淘汰助动车。
  一是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要加大投资力度,并确保轨道交通建设资金到位;逐步完善和创新轨道交通的投融资体制,运用市场机制,吸引多元主体参与轨道交通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形成良性循环、滚动发展新机制。
    二是优化调整地面公交。地面公交具有灵活、便捷、覆盖面广的优点,是与轨道交通互补的公共交通方式。即使在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形成之后,地面公交的作用仍然不会被完全替代。其主要措施有:(1)优化调整公交线网。近期增辟到市区边缘居民小区的公交线路,中长期配合轨道交通建设,形成棋盘形与放射形相结合的公交线网。(2)形成公交专用道系统。选择具备双向六车道机动车通行能力、公交线路密集、客流量密集、公交线路相对集中而社会车辆流量又较高的路段,辟设公交专用道;对内环线以内地区,三个车道以上的单行道考虑设置公交车辆逆向行驶。(3)加强公交场站的建设。在新区开发、旧区改造时为公交场站预留用地,并充分考虑方便居民换乘。同时,加强公交枢纽的建设至2005年,完成一批大型地面公交换乘枢纽的建设。(4)加快更新公交车辆。从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入手,加强车辆维修保养,淘汰起动慢、污染严重、容易抛锚的车辆。通过上述四方面措施,以提高地面公交运行的质量,吸引个体交通客流转向公共交通。
    在规划政策方面,重视交通规划的指导作用,在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中,体现公共交通优先的原则,确保公共交通建设用地的需要。
    在公共交通投资方面,加大公共交通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采用多元化融资方式,拓宽城市交通建设资金来源。
    在财税政策方面,对公交企业可予一定的税费优惠。对部分经济效益不好,又必须设置的边缘线路,可以采取适当的政策倾斜,或与市区流量大的线路结合在一起招标经营。
    在公交管理方面,进一步深化公交改革,强化竞争机制,实行公交经营市场化,建立有限期专营权和线路招标制度。
    3.加强环境保护,实现交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随着机动车总量的逐年增加,上海交通污染问题显得越来突出。为了实现交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的同时,要适度控制机动车的增长速度,建立和完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控制管理法规及相应排放标准,加强对在用车尾气排放的管理和监控,对排放不达标的车辆强制淘汰,确保环境质量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清洁能源的使用和清洁车的开发研究。积极探索电控和三元催化净化装置在在用车上的推广使用。扩大清洁能源使用范围,加快改装液化石油气(LPC)出租车、轻便货车和压缩天然气(CNG)公交车的步伐,并配套建设LPG和CMG加气站。2002年,完成本市4万辆出租车改装任务,浦东地区基本实现公交车CNG化。同时,要控制和逐步替代燃油助动车。2000年,按照“总量控制、严格管理、逐步替代、平稳过渡”的方针,制订相应规定,禁止各种燃油助动车销售上牌、过户或更换新的燃油助动车,取缔无牌、假牌燃油助动车。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逐步用清洁能源替代燃油助动车。
    4.全面提高城市交通现代化管理水平
    在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强交通管理,贯彻“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方针,挖掘现有交通设施的潜力,增加交通供应。要加强交通执法,加大处理力度。特别是对乱停车、乱占路、乱穿马路等行为要加强治理;要继续加强对无牌无证车辆、机动货运三轮车和残疾人专用车的整治,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此外,要研究智能交通系统,重点研究智能公交,运用现代化的交通管理手段,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交通信息网络管理的监控,合理地组织交通,为分流和处理突发事件提供良好服务,提高城市道路网的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