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黄包车

 

袁念琪

 



    那天,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市,我们在去天穹体育场的路上见到了外国黄包车。这车不黄,一身白装,颜色很跳,座垫和靠背都是柔软温馨的皮革。有的还写着广告,坐一次3元,到某大学比坐地铁便宜1块,等等。

    由外国的黄包车,我不禁想起它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紧密相联。黄包车又称人力车,它是个舶来品,是名副其实的外国黄包车。上海滩上的黄包车是一个叫米拉的法国人从日本引入,当时又称之为东洋车。

    清同治十三年,即1874年的3月24日,法租界的公董局颁发了第一号人力车的营业执照。当时有车二三百辆。沪上有歌谣曰:“一辆轻车人力拖,街衢来往疾如梭。见方照会悬厢后,人以东洋两字呼。”

    车引进后也根据国情进行了一些改革。因双座太笨重,在1879年(光绪五年)改成了单座。而多伦多的车仍是双座。此外,车的高度也降低,车轮也换成橡胶胎。说到“黄包车”一名的由来,说法有两种:一是说因1913年起车漆黄色,一说当时有钱人定作包车。1956年,上海的最后两辆黄包车被送进了博物馆,今天在上海历史博物馆还能见到它的身影。

    我们见到黄包车在上海的街头驶过,那是在《1928·上海纪事》这部纪录片里。一双奔跑的脚,精瘦得近于干瘪。虽步子有力,速度飞快,但终究跑不过厄运和苦难。这个经典镜头随同一段辛酸屈辱的往日是不会从我们的记忆中淡去。

    黄包车是我们的城市公共交通的起点,也是今天挂亮各色顶灯、戴着有无雪花、各种一至三位阿拉伯数字公交车、大巴、中巴的鼻祖。公共交通事业的前进,是城市发展的一种见证,同时也勾勒出一个城市经济、文化和素质的生动形象。